Skip to content

維他命 M

「維他命M」,這裡我所指的乃是「金錢」(Money)。在漫漫人生旅程中,金錢確實如同維他命一般,適量攝取至關重要,然而無論過多抑或過少,都可能衍生出各種問題。接下來,讓我們逐步深入剖析。

首先,金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倘若缺乏「維他命M」,我們根本無法滿足如食物、住所以及醫療等基本生活需求,人們常言:「有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萬萬不能。」這句話精准地道出了金錢作為生存根基的重要意義。在現實中,我們的確見過許多因為缺乏金錢而飽受痛苦的人,他們在生活的掙扎中逐漸消磨了生命中寶貴的熱情與希望。然而,一旦金錢過於充裕,卻又會引發另一層次的諸多挑戰,這看似矛盾卻充滿哲理的現象,究竟又是為何呢?

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而言,過量的「維他命M」極可能造成負面影響。大量研究結果顯示,過度的財富有時非但無法帶來真正的幸福,反而會讓人逐漸失去對生活的滿足感,甚至可能引發焦慮、孤獨等不良情緒,形成一種深刻的內心匱乏感。舉例來說,當一個人所擁有的金錢遠遠超出其日常生活所需時,他或許會開始不由自主地懷疑別人接近他的真實動機,甚至逐漸築起一座無形的心牆,久而久之,便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中的信任基石,導致情感疏離。此外,一味地過分追求金錢,也極易使人陷入「享樂適應」(hedonic adaptation)的陷阱之中。換言之,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,其幸福感最終仍會回歸到一個既定的基準水平,而不斷追逐更多金錢只會帶來越來越強烈的空虛感,使人內心陷入一種無法擺脫的循環。

在聖經當中,同樣蘊含了深刻而智慧的教導。例如,《馬太福音》6章24節便記載:「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……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財神(瑪門)。」這句經文清晰而深刻地提醒我們,若是過分沉迷於金錢,便會使人偏離原本所堅持的信仰,失去內心本應擁有的平靜與安寧。此外,《提摩太前書》6章10節也提到:「貪財是萬惡之根。」這句話絕非否定金錢本身的價值,而是強調了過度追求金錢的不良心態,極可能給人帶來道德與靈性層面上的嚴重危機,令我們在無盡的追逐中逐漸忘記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。

在作結語之時,我們不妨引用《箴言》30章8-9節中的智慧之言:「求你……不要使我貧窮,也不要使我富足,賜給我需用的飲食即可;免得我飽足了,就不認你,說:耶和華是誰呢?又免得我貧窮,就偷竊,以致褻瀆我神的名。」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平衡的精妙哲學:既不可陷入過於貧窮的境地,以免深陷絕望的泥潭;亦不可過分富有,致使忘卻謙卑與感恩的美德。我們真正所需要的,是一種剛剛好的平衡,在滿足需求的同時,又能保留一顆謙遜、知足且真誠的心靈。

總而言之,「維他命M」在我們的人生當中,必須保持一種恰如其分的狀態。真正的智慧並非一味追求更多或刻意地拒絕,而是找到那個精妙的平衡點,讓金錢成為助力生活的得力工具,而非淪為主宰身心的主人。唯有如此,我們方能在金錢與生活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和諧節奏,從而使人生更加圓滿、富足且有意義。

林木人

今日的糧今日賜我